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(我的经方之路)
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1.mp4
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2.mp4
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3.mp4
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4.mp4
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5.mp4
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6.mp4
鲍艳举-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7.mp4
内容简介
1第一阶段在校学习阶段
2第二阶段跟师学习阶段
3第三阶段独立思考阶段
4第四阶段更深层次思考阶段
1.初步建立六经辨证思维
郊蓝录保专营才道册
胡希恕:六经来自八纲,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。
初步建立了六经辨证思维(重视原文学习)
太阳病:表阳证;阳明病:里阳;少相病:半表半里阳性病少阴病:表阴证;太阴病:里阴证;厥阴病:半表半里阴性病
“先辨六经,再辨方证”
2.重视同类方证间的辨析
·针对性强:患者症状及体征,无病机臆测。
·先辨六经,再辨方证
·方与证必须对应
3.重视同类方证间的辨析
MH患者舌苔微腻,考虑水湿较重,加一味茯苓利湿,另外茯苓还可以安神。
处方:吴荣萸汤加茯苓:荣卖g,大枣15g,生姜15g,党参10g,茯苓30g。3剂,水煎溅,一剂。
结果:患者服完3付药后,头痛消失,头沉、胸闷、气短、胃脘部不适也较前明显好转,食纳增,眠安,善后调理一月,血压平稳,饮食睡眠都正常,二便调,没有其它的不舒服。